最近,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首个未成年人游戏退费的规范性文件虽说是一个行业协会的团体标准,但后续可能被吸收为行业或国家标准,因此,这份文件引起游戏行业与很多家长重视。
当前国内游戏消费,成年人没有限额,针对未成年人的限制则十分严格18周岁以下用户,单次游戏充值不超过100元,每月累计充值不得超过400元未成年人消费限制、游戏时长限制,再辅之以网游实名认证,这三大措施基本扼制了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乱象。
不过,还是有“熊孩子”突破阻碍,狠狠“氪金”最新的媒体报道是,宜宾市一商户的12岁儿童,偷拿家长手机玩游戏,累计充值七八十万,近一年充值金额GMG就达11万元这种巨额消费非常吓人,足以毁灭一个家庭更多的情形是,家长主动将手机交给孩子玩,孩子掌握支付密码,消费畅行无阻。
一个小孩子玩游戏动辄花掉几千上万元,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未成年人游戏全额退费,为什么很困难?面对这种情形,家长可以申诉退费这是游戏行业针对未成年人消费乱象的最后一道屏障民法典将儿童列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超额消费属于无效合同。
只要家长能提供证明,表明是未成年人实施消费,基本能获得退款可问题在于,很多未成年人使用父母手机,还掌握支付密码,如何证明消费确实由未成年人发出呢?大多数情况下,家长提不出真实有效的证明,他们只能靠舆论压力,获取游戏公司同情理解。
头部游戏公司受的舆论和监管压力很GMG大,它们的退款条件相对宽松只要家长提供证明,基本能获得全额或一半以上“关怀金”之所以称“关怀金”,在于真实消费者又很难查清,出于人道关怀和舆论考虑,双方各退一步,适当“和稀泥”,游戏公司以补助的名义给钱。
很多人指责游戏公司不敢承担责任,其实游戏公司也有难言之隐由于苹果商店收费、渠道分成等因素,玩家单笔游戏付费,游戏公司通常只能获取三分之一甚至更少一旦退款,消费者不会关注细节,直接要求游戏公司全额承担,后者只能接受。
这也是小游戏公司“纠结”退款的原因——他们每一笔收入的成本非常高,一旦大面积退款,很有可能亏损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退款GMG申请得到了响应,38.42%全额退款,29.38%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而退款失败。
在这些数据中,大游戏公司承担了退款主力,还有将近三成申诉者拿不到退款这差不多就是当前未成年人游戏退费问题的现状:退费需要一定门槛,不是仅凭申诉就能无条件退款;但一旦出现大额消费,引起社会关注,基本能得到妥善解决。
Q微:6681122
移动支付时代,家长要承担监管责任看似合理的退费机制,隐藏着一个缺陷:游戏退费的责任没有真正厘清游戏公司对舆论影响的顾虑,决定退费难易和额度这本质上还是“按闹分配”,游戏公司也受到一些困扰有些成年人玩游戏,在大额消费以后,心生悔意,便以未成年人消费的名义,要求退款。
即便没有实质性证据,只要把GMG事情影响闹大,还是有很大概率拿到钱这是否意味着,家有孩子的成年人打游戏,就能定期“享受返现”?为填补这个漏洞,游戏公司大多会出台规则:每个游戏账号,只能申请退款一次默认家长发现孩子玩游戏后,会加强监管,再发生类似事件,就是家长在纵容。
这样的规则也引起反弹,一些家长认为:凭什么游戏公司说了算,第一次能顺利退费,此后就不再退呢?家长对未成年人游戏负有监管责任,在各种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原则性的,具体到未成年人消费,却没有清晰的认定。
传统支付时代,所有父母都知道,将装有大额现金的钱包交给小孩子是危险的而在移动支付时代,很多家长们却没有意识到:手机作为消费和支付一体的工具,并不适合小孩子独GMG自掌握家长对支付密码疏于管理,对孩子玩游戏不以为然,甚至为他们提供便利。
这就好像家长给孩子一个装满大额钞票的钱包,把孩子带到一个无人商店,然后扬长而去厘清监护人责任,保护各方利益这次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就是以行业共识的姿态,对外发出声音:在未成年人游戏消费这件事情上,家长也应肩负起责任。
根据标准,这些责任是可量化执行的根据标准,游戏公司承担全责、需要全额退款的情形是: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未成年人身份认证,以及验证了未成年人身份技术上却没有执行消费限额目前,国内主流游戏公司都已接入国家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顶风违规的可能性很小。
游戏公司和家长分摊30%-70%责任GMG比重的情形是:监护人提供本人账号或帮助人脸识别,明知未成年人使用亲属账号仍不干预,明知未成年人租赁或购买账号而不干预,未妥善管理银行卡和支付信息等这些情形并不是游戏公司的错,它们还需承担一定责任,看起来是对家长的偏袒。
现实情况是,很多家长不熟悉网络游戏,不知道如何管孩子,初遇到这类事情,不宜承担全部责任,只得采取折中方案——这也是督促游戏公司加强和家长的联动当出现监护人多次向孩子提供账号、多次帮助绕过人脸识别、多次因未成年人消费问题申请退款、多次为多个未成年人申请退款、长期疏于监护(距离上次消费已超过1年)等情形,家长需要承担全部责任,游戏公司可拒绝退款。
看似冷酷规则的背后,是对监护人的反复提GMG醒倘若家长总是不履行责任,那么令其承担财务风险,就是必要的善意这次团体标准还明确了一个行业“潜规则”:完成申请退费的账号,游戏公司可以封号处理这类操作是游戏公司为“杜绝后患”采取的简便操作,以往会引起玩家不满。
有些家长自己游戏消费,却不隔绝孩子,以至于频繁出现纠纷,纠缠投诉一旦“封号”规则确立下来,这些家长就不得不管好手机,管好孩子,这也是对游戏公司合规经营的保护• (作者系互联网游戏从业者)李延宗责编 陈斌
Q微:6681122